• 网站首页
  • 采样及实验室设备
  • 采样及实验室现场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服务项目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客户服务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合作客户
欢迎光临我公司网站,今天是
新闻动态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行业新闻
  • 公告告示
联系我们MORE

全国统一服务电话0519-86852277

联系人:王先生

手机:153-8008-2799

电话:0519-86852277

邮箱:jialanlab@163.com

地址: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漕溪路9号联东U谷13幢(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)

中国科协发布十大前沿科学问题,新污染物问题再度入选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中国科协发布十大前沿科学问题,新污染物问题再度入选

中国科协发布十大前沿科学问题,新污染物问题再度入选

发布时间:2024-07-03浏览 497 次

7月2日,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,中国科协发布2024重大科学问题、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。其中,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推荐的 “对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进行识别、溯源和健康风险管控”问题入选为十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。

093f145f4ede580ceb911ff3e67f4593.jpg

据了解,识别和溯源各类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分布,有助于厘清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产生来源、赋存特征、迁移转化机制,为防控新污染物健康风险提供技术支撑。

然而,目前多环境介质中新污染物的筛查识别存在经济成本高、工作量大等难题。研发快速、低成本、高准确性的新污染物识别技术,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并构建科学的健康风险评估和管控办法,对确保环境安全,保护人民群众健康,推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大意义。

图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

中国科协介绍,2024年,征集活动围绕涵盖数理化基础科学、地球科学、生态环境、制造科技、信息科技、先进材料、资源能源、空天科技、农业科技、生命健康等十大领域,征集到102家全国学会、学会联合体、企业科协和高校科协推荐的597个问题难题,经过129位院士专家经过初选、终选等环节,严格评议把关,最终选出十大前沿科学问题、十大工程技术难题和十大产业技术问题。

记者注意到,这是新污染物问题三年内第二次入选十大前沿科学问题。

此前,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推荐的“新污染物治理面临何种问题和挑战?” 就曾入选中国科协2022年十大前沿科学问题。

这一问题的提出者之一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(POPs)专业委员会秘书长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王斌认为,相比之下,今年的新污染物问题更加具体、深入。

“2022年提出问题时,新污染物治理已经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,但新污染物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,很多新污染物治理科学问题不明,相关技术力量依旧薄弱,不少地方存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。彼时,国家层面的《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》尚未正式印发,新污染物治理的总体思路仍在探索中,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宏观、总体的问题。方案发布后,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的总体思路得以明晰,但是实际层面仍然有许多具体问题亟待攻坚。2024年入选的问题恰恰是这些具体问题的深化,是新污染物治理走深、走实的表现。” 王斌告诉记者。

这背后既反映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,各地持续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相关工作的成效逐步初显,也体现了新污染物治理是一项具有长期性、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,仍需集中力量,加大投入解决相关问题。

2021年11月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》对新污染物治理作出明确部署,要求制定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。

2022年5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》。

2023年3月,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正式实施生效。

2024年年初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》,明确要求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。

目前,我国新污染物防治工作仍处于多点推进,逐步深化阶段。各地持续落实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管控,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作,多地已在完善组织机制、法规制度、提升调查监测与技术能力、加强源头管控、过程控制、末端治理方面作出积极探索。

附:2024年十大前沿科学问题:

1.情智兼备数字人与机器人的研究
2.以电-氢-碳耦合方式协同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与煤电绿色转型
3.对多介质环境中新污染物进行识别、溯源和健康风险管控
4.作物高光效的生物学基础
5.多尺度非平衡流动的输运机理
6.实现氨氢融合燃料零碳大功率内燃机高效燃烧与近零排放控制
7.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是否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
8.通过耦合与杂化实现柔性材料的功能涌现
9.人类表型组微观与整体的复杂关联及其机制解密
10.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因素与免疫疗法的互作及机制研究


来源:中国环境网

作者:中环报记者薛丽萍


本作品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

上一篇:在江苏常州,看一车建筑垃圾如何资源化利用
下一篇:建设“无废城市”,江苏出了哪些招?

备案许可号:苏ICP备16033004号-1 Copyright 江苏佳蓝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
地址: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漕溪路9号联东U谷13幢(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) 网址:www.czjlet.com

技术支持:龙姐软件

顶部客服留言微信底部
关闭
售前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售后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欢迎给我们留言关闭
联系人:
电    话:
  
鱼福网提供技术支持
用微信扫一扫,加为关注关闭
<< 点击下载APP手机客户端 >>